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丰碑
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,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。80多年前,党在中 央苏区领 导了如火如荼的革命,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、大众化的非凡成效,创造了丰厚的历史经验。几百万苏区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、苏维埃政府与红军的先 进性,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先 进性,他们紧跟共产党,无怨无悔地投身于革命事业,几十万人用鲜血与生命铸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丰碑。现在,认真总结这些历史经验,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、时代化、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、中 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成效
1. 苏区军民真学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。上个世纪30年代,在偏僻、贫困的赣南、闽西地区,文盲半文盲占人口的绝大多数,迷信盛行,广大群众深受封建宗族思想的控制,谈不上信仰什么主义,也少知救国救民的道理。中 央苏区开辟之后,经过苏维埃政府几年的治理,苏区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。除了文盲半文盲显著下降,苏区群众文化素质普遍提高之外,他们的政治觉悟有了极大的提升,开始懂得阶 级、政党、国 家等政治概念,明白了反对帝国主义、实现民族独立的道理,熟悉、向往并执着追求苏维埃、社会平等、工农民主等目标。可以说,苏区群众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。正是受到信仰的影响,苏区群众以极大的牺牲精神支持共产党领 导的革命运动。中 央苏区时期的赣南苏区总人口220余万,其中青壮年人口仅50万左右,但前后参加主力红军和地方红军的就达33万余人,约占青壮年总数的60%;参战支前的共60余万人,占人口总数的30%;当年兴国全县总人口23万人,参加红军的就达8万多人,占青壮年的80%多。
2.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成功开篇。中 央苏区时期,以毛 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,从苏区的革命实践出发,科学地回答了走什么样的建党、建军道路以及如何进行革命根据地建设等紧迫的时代课题。从理论上提出了“思想路线”的科学概念,并强调“没有调查,没有发言权!”“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”。毛 泽东同志认为,在中国这样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 家搞革命,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不可能成功,照搬别国的革命经验必然失败,中国革命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,须在反动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教育组织与动员革命群众,进行工农武装割据,积蓄革命力量,后夺取政权。这些理论的形成,标志着以毛 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了“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”的极 端重要性,自觉地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求之路,毛 泽东思想由此开始初步形成。毛 泽东思想的孕育与形成也是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伴始终的过程。毛 泽东同志认为,中国革命实质上是中国无产阶 级领 导的农民革命,须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与工农群众的结合,只有结合,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掌握工农大众,才能变为改变中国社会面貌的巨大物质力量。而在教育文化非常落后的农村对工农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,空谈经典作家的理论不行,须紧贴工农群众文化素质的实际,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。中国共产党人认认真真地在中 央苏区做教育组织与动员工作,利用通俗易懂、朗朗上口的语言著述演讲,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开篇。
二、重视机构建设,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网络化机构
中 央苏区克服严重的困难,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,构建了一个覆盖苏区各个角落的、多层次的传播体系。
1. 构建了系统的宣传网络。中共六大以后,“中 央宣传部”成为常设机构,开始承担“全国宣传教育工作的zui高指导机关”的职能。随后,五个苏区省委宣传部门也先后成立,实际承担着“指导全省范围内的宣传工作”的职能。其他基层支部宣传干事的职能也有了明确规定,包括“了解群众迫切的要求,发出鼓动斗争的口号”、“负责计划本支部的教育工作”、“计划本支部的小报”等。
2. 健全了政府文教网络。“一苏大”召开以后,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高的教育行政主管机关,中 央教育人民委员部成立。之后,各省、县的教育部,各区、乡的教育委员会先后建立。同时,隶属于教育系统的工农剧社“总社——分社——支社”、苏维埃剧团“中 央——省——县”等系统也先后形成。中 央苏区教育机构的健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机构保障。
3. 建立军队宣教网络。苏区时期,军队的宣传工作开展得系统、经常、出 色,起到了先驱的作用。其组织结构大致为,总政治部承担高的领 导责任,下属宣传部领 导文化活动,宣传部下面设有艺术股,负责文艺工作;营以上至军团一 级则有“政治委员——政治部主任——宣传部长”构成的政工系统,各级政治委员主管宣传工作,政治部主任分管俱乐部列宁室,开展文艺活动;连以下则由连指导员负全责。
4. 创建了完善的新闻出版网络。中 央苏区高度重视报刊的出版发行工作,组建了直属中 央政治局的党报委员会,建立了由不同层次的若干报刊构成的报刊系统,即中 央报刊系统、省级报刊系统、特委报刊系统、中心县委报刊系统、县级报刊系统等。同时,逐渐建立了中 央出版局、中 央印刷局以及工农红军、群众团体、省、特委、县等各级出版机构,并相应地建立了严密的发行网络,包括中 央局发行部、工农红军出版发行科、工农红军书局、工农红军学校发行科,省、县、区、乡报刊图书发行机构、红色书店与列宁书店,以及各出版社设立的推销代派处、聘用群众组成的“叫卖队”,党团员组成的义务推销员等。这些措施克服了敌人的封锁及落后的交通条件带来的各种发行困难,大大畅通了发行渠道,也使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及其介绍著作获得出版,如《共产党宣言》、《国 家与革命》、《中国革命基本问题》等。
5. 成立了遍布苏区的俱乐部列宁室。俱乐部列宁室源于红四军的士兵委员会,后来不断普及到全苏区。列宁室的主要职能为两大块,一方面是组织群众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,提高文化素质,丰富业余生活;另一方面是帮助群众提高政治觉悟,实施社会主义教育。在一些比较成熟的俱乐部列宁室,还设有“政治研究组”,设问答簿,帮助解答一般的政治理论问题,旨在提高一般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。列宁室把政治教育与文化娱乐有 机地结合在一起,在文化教育战线上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。
三、加强队伍建设,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空 前大众化
中 央苏区通过加强队伍建设,创造性地发挥苏区广大军民的主观能动性,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空 前大众化,有效地解决了人才匮乏的难题。中 央多次强调,要使党的宣传能扩大深入群众,须每个党员,乃至每个赤色工会会员,都能切实负宣传工作的责任。中 央苏区时期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宣传队,有长期的,也有短期的;有比较固定的,也有临时性的;有部门内部单独组织的,也有跨部门综合组建的。它们就像一支支精干的突击队、轻骑兵,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。中 央苏区的广大群众不仅是理论的聆听者,也是理论的创造者与传播者。经过教育组织动员,他们大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传播马克思主义,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。
报刊是中 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,中 央苏区大力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,并辅以读报与墙报运动,吸引广大的读者群体参与办报,使报刊的作用发挥到了极 致。中 央苏区创办的报刊数量多,发行量大,利用率高,影响深。《红色中华》在1933年、1934年间曾发行到四五万份,而当时著 名的《大公报》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也不过3.5万份。中 央苏区办报具有三个鲜明特色:一是建设工农通讯员队伍。中 央苏区时期,各级党政机关被要求须担负起给中 央党报建立通讯网的责任,在各工厂,各矿山,各企业,各学校以至各乡村中训练出工农通讯员。他们在报刊与普通工农群众之间起到了特殊的桥梁作用,使报刊能迅速反映各方面工农群众的生活与意识。二是广泛开展读报活动。苏区建立了遍布各地的读报团、读报小组、讲报队等组织,主要依托各级俱乐部列宁室与工农夜校,以通讯员为读报骨干,着重讲读《红色中华》等报刊的政治理论文章,巧妙而又深入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方针政策。三是大力开展群众化办报运动。中 央的一些决议案明确指出:应当极力设法在工厂,企业与乡村内组织墙报和图报;在每个工场作坊中,每个红军列宁室中,每个村庄中,党和团应领 导群众办墙报。毛 泽东创办的《时事简报》就是中 央苏区时期群众性办报运动的初成果。之后,墙报遍及红军部队和苏区各基层单位。墙报运动弥补了苏区正式报刊不足的局限,更加广泛地组织动员了基层群众。
四、强化传播效果,充分贯彻通俗化与艺术化的方针
一是大量运用标语、口号、三字经、画报、漫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简洁明快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。标语、口号是这个时期运用得普遍的形式,其大特征是主题集中,针对性强,诸如“中国共产党好”、“苏维埃好”、“打倒国民党反动派”等。“三字经”、“四言体”、“六言体”及“七言体”则主要用于教材和一些政府文告的撰写,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俗简洁,形象生动,有节奏,有韵律,适合在工农群众中流传。为了增加形象性与直观性,易于苏区军民理解与接受,美术也越来越被广泛使用,以标语画、传单画、壁画、画报及报刊、书籍插图等为代表的美术宣传迅速兴起。标语配上图画之后更加幽默感人、易于接受,教材配上图片之后也更加生动可读,而报刊、墙报配上插图之后,更加具体形象。该时期大量出现的画报也值得关注,主要有《红星画报》、《瞄准画报》、《猛进画报》、《春耕运动画报》等,《红星画报》发行量一度达到7千至1万份。这些美术作品宣传苏维埃政府、红军的性质和宗旨,揭露帝国主义、国民党反动派、地主阶 级的反动本质、宣传动员反“围剿”斗争,宣传中 央苏区土地革命胜利及苏区军民新的战斗生活,在中 央苏区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二是大量运用歌谣、戏剧、舞蹈等动感形式,艺术化地传播马克思主义。中 央苏区借鉴当地客家山歌和民歌、民谣、儿歌、童谣的曲调,创作了大量的红色歌谣,有的号召穷苦人民奋起革命,推翻封建统治,创造工农专政的新天地;有的歌颂共产党;有的抒发翻身解放的激情,婚姻自由的欢乐;有的鼓励工农子弟参军参战等,形成了席卷苏区的红色歌谣运动,吸引了许多普通的群众参与到歌谣的传唱与创作中。中 央苏区还大量借鉴当地的新旧剧种进行再创作,短短几年内,创作演出了近百个艺术感 染力很强的现代革命戏剧,如《我们的队伍来了》、《战斗的夏天》、《谁的罪恶》等,出版了剧本集《号炮集》,丰富和活跃了苏区军民的文化生活,生动形象地宣传了党和苏维埃政府的主张和政策,起到了宣传群众、教育群众、团结群众,支持苏维埃政权和红军战争的巨大作用。